10月11日上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勇研究员受理学院“先进材料与绿色催化”课题组汪圣尧教授邀请,作了题为“金属配合物超分子组装和激发态调控”的学术报告。化学系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理学院院长陈浩教授主持。
陈勇研究员以金属配合物种类及其在发光材料的应用为切入点,就目前常见的超分子组装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陈勇研究员指出,四配位金属有机物的平面结构是实现超分子组装的关键,通过进一步引入表面亲疏水或某些特定官能团,金属配合物可通过金属与金属之相互作用实现有效组装,最终实现金属配合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定向调控。随后,陈勇研究员就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激发态调控及提高光化学转化效率开展了深度剖析。由于配体复杂,合成难度大,陈勇研究员的研究工作摒除了传统的配体设计理念,设计出一系列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通过增加分子刚性,抑制了材料的非辐射跃迁,促进了辐射跃迁,从而提高了材料磷光发射,进一步提升光电转化效率。基于此,陈勇研究员将设计的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用于协同催化羰基化反应等,反应可高效进行。
报告结束后,陈勇研究员同与会师生展开了深入交流。陈勇研究员的报告,让师生们对于金属配合物超分子组装策略和如何调控激发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专家资料】陈勇,200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在香港大学化学系支志明院士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作。201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17年被聘为香港大学化学系honorary教授,2020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从事磷光金属配合物超分子组装以及太阳能光化学转化研究,提出了利用金属-金属相互作用驱动金属配合物组装和调控激发态动力学的研究思路,设计构筑了一系列多层级有序组装的金属配合物超分子体系,发展了刺激响应的智能发光材料。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近年来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Chem. Sci., Chem.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H指数为4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现任中国感光学会青年委员,《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
撰稿人:蒋志慧
上一篇: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峰研究员受邀做客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下一篇:我校在胰腺癌靶向治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