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井立强教授做客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时间:2020-10-20



10月16日下午,黑龙江大学井立强教授应邀做客理学院进行光催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井立强教授在理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基于光生电荷调控的光催化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由理学院院长陈浩教授主持。

报告中,井立强教授讲述了10年来课题组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历程,用“十年四个故事”介绍了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构思和设计路线,即基于促进氧吸附的电子调控、表面极化的空穴调控、适当能级平台的可见光生电子调控以及基于促进Z型复合体电荷转移的新策略。针对纳米半导体吸附氧气能力差、可见光激发的高水平能级电子利用率低、可见光吸收范围窄和缺少引发氧化还原反应的助催化剂等显著影响光催化活性的科学问题,课题组成功地发展了系列基于光生电荷调控的改性策略。提出了无机酸表面修饰等策略,能够提高对氧气的吸附,可有效促进吸附氧对光生电子的捕获;发展了宽带隙纳米氧化物如TiO2和SnO2等的复合改性策略,构建了电子桥和同时注重维度匹配,以适当水平电子能级平台的引入显著地改善了可见光响应的纳米氧化物如Fe2O3和BiVO4等和g-C3N4等可见光激发的适当能级水平电子的利用率。构筑了窄带隙纳米氧化物与氮化碳和酞菁金属等的新型异质结构新体系。通过发展以上电荷调控策略,显著地提高了纳米半导体在降解污染物和CO2转化等过程中的光催化活性。同时,重点利用气氛可控的和时间分辨的表面光伏技术、光电化学测试、氧气程序升温脱附、原位红外光谱和羟基自由基测试等,深入地揭示了所采用的以上策略显著改善材料光生电荷分离状况的关键机制。为进一步发展高活性的光催化纳米材料等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会后,理学院汪圣尧副教授等就光催化中电子转移过程可否直接表征等问题和井教授进行深入讨论。井立强教授还结合课题组近年来研究工作情况,告诫同学们要多阅读文献,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理解文献,从而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资料】井立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现任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为中国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化工新材料专委会专家委员。担任《Scientific Reports》、《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和《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等国际知名杂志编委。多年来主要围绕环境与能源光催化领域等开展研究工作,主持承担2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获省科技奖一等奖2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3项。以第1或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和《Environ Sci Tech》等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近6年连续成为了Elsevier 公司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