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上午,朱永法教授应化学学院邀请,在逸夫楼B212报告厅作了题为“有机半导体可见光催化光解水制氢研究”的主题报告,化学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陈浩教授主持。
报告中,朱永法教授从其团队在光催化方面的研究历程出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有机半导体的光催化特点和调控策略。随后,朱教授就研究中以苝亚酰胺和卟啉分子等基底合成的有机超分子光催化剂做出阐述,并以此为基础上介绍了分子偶极、D-σ-A单元设计、提升氧化还原电位、缩短激子迁移距离、增强内建电场、有机无机杂化等策略在光催化性能调控上的研究。此外,朱教授团队设计的氢键有机框架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HOF-H4TBAPy已经实现了摩尔级的光催化产氢性能,通过将HOF-H4TBAPy与纤维素基非织造物结合,在模拟阳光下进行的室内测试显示出出色的制氢能力,表明基于HOF的设备具有大规模氢气生产的潜力。
报告后,与会师生和朱永法教授就有机合成与分子设计、光催化制氢前景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朱永法教授提出当前光催化制氢任重道远,未来的突破仍在于发掘一种高效普适的材料。此外,陈浩教授与朱永法教授就如何提高研究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进行了畅谈。朱永法教授谈到高质量的期刊杂志更看重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对学术有什么帮助,提醒科研工作者要重视写作能力的提升,准确表达论文的研究重点和亮点。陈浩教授倡导精炼研究目的,以及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归纳工作亮点。此次交流会,现场气氛活跃,众人皆感受益匪浅。
【专家介绍】
朱永法 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杰青,国家电子能谱中心常务副主任。分别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在日本爱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7月到现在,一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从事能源光催化、环境光催化及光催化健康的研究。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基础研究课题,同时,还承担了企业的有关吸附净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气和水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课题。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年基金资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Nature Energy, NatureCat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 Agnew Chem, AdvancedMaterials等刊物发表SCI论文508篇,高被引论文50篇;论文总引 46800余次,H因子为121。2014-至 今,Elsevier高被引学者(化学),2018-至今,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化学),2021年度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第851位。学术兼职有Scienc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EE) 创 刊主编,Applied Catalysis B副主编,Green Carbon副主编;中国感光学会副理事长兼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室内与车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能源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撰稿:周 喜
编辑:汪 佩
审核:汪圣尧